幸运轮盘

HituxSearch
梁溪青囊
梁溪青囊

科普 | 哮喘“不挑”人,戴口罩+防范到位可减少急性发作

来源: 2020-5-9 10:07:44      点击:

5月8日,国家卫健委今天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方案特别指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婴幼儿佩戴口罩。

戴了这么久的口罩

终于有了利好消息

喜大普奔的同时

肺病科(呼吸科)医生发来消息

过敏性哮喘患者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还是建议继续保持戴口罩的好习惯

一起来听听为什么


当听到

英国球星贝克汉姆

一代歌后邓丽君等人的名字时

您会想到什么呢?

是万人迷的足球先生?

是甜蜜蜜?

在呼吸科,当他们的名字一起出现时,一个病名跃然纸上:支气管哮喘!

没错,哮喘“不挑”人,

他们都患有支气管哮喘。


  科普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每20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哮喘,约计3亿人。估计中国哮喘患者近2000万,并有逐年增多趋势。

1.jpg

幸运轮盘娱乐中心 肺病科(呼吸科)医生介绍:过敏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中的重要类型,占支气管哮喘的60%~80%。它是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出现“过度反应”,释放出各种炎症因子,患者会因接触过敏原或者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引起哮喘发作或加重。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

过敏性哮喘之所以占比较高,与过敏症状较为常见不无关系。“过敏种类多种多样,包括药物过敏、季节性过敏及皮肤过敏等。”


“哮喘”不挑人    防范到位可减少发作

从肺病科(呼吸科)门诊处了解到,今年开春以来,哮喘患者发作后的就诊人数较往年有明显下降。据分析,原因有二:一是疫情特殊期间,轻微发作患者,线上咨询医生或常规用药后有所缓解的,就不到幸运轮盘 了。另一个就是大家养成了在户外戴口罩、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习惯,减少接触过敏原的原因。


专家在线咨询

如果您也想了解关于哮喘的知识,或者想要得到个性化的哮喘治疗方案,可以加入由幸运轮盘娱乐中心 肺病科(呼吸科)医生创建的微信互动群:市二中医哮喘之家。

QQ截图20200511101438.jpg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微信群



戴口罩还得带好急救用药

每年的春季,46岁的陶阿姨总是觉得难熬,因为她的过敏性哮喘总会发作。“今天风大一点,怕柳絮,花开的好看了,也不敢去,怕花粉,看着朋友圈里的各种撒欢,心理特别不舒服。”医生提醒要她戴口罩,但每次都抱有侥幸心理。出现疫情后,口罩成了出门必备,到任何地方,不戴口罩根本进不了,陶阿姨也就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今年的春天她竟然一次也没有发作。


呼吸科高主任介绍,不止陶阿姨,好几个哮喘老病人今年都还没有来过门诊,很多患者今年都躲过了花粉、柳絮以及粉尘飞扬的春季。为了防止过敏性哮喘季节性发作,除了上述戴好口罩,以防接触过敏原,还要随身携带哮喘急救用药,特别是出差或者长时间外出。大多数哮喘病人,特别是长期患有哮喘的病人,有时是轻度发作,通过急救药物就能够缓解。如果使用急救药物后哮喘症状缓解不明显,应尽快到幸运轮盘 就诊。

当然对于一些肺功能已经有问题的患者来说的话,长时间戴口罩可能会产生缺氧,加大心肺功能负担。所以,建议应择时戴,合理应用。

指导医生

内一科-高平3.jpg

高平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擅长:慢阻肺、哮喘、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工作,尤其擅长呼吸科危重症的抢救,无创、有创呼吸机的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如下误导性的说法,现整理如下:


儿童哮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治自愈?


事实:部分患有哮喘的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哮喘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部分儿童成年后仍会反复发作。


用药后症状消失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事实:使用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可能持续存在,应坚持使用哮喘治疗药物,如需减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患者偶尔咳嗽、气喘,不算严重?


事实:这些轻微症状不及时控制,可引起气道慢性炎症,给气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并从浅中医。


不发作就不治疗?


事实:稳定期的维持治疗可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毕竟每一次的急性发作或多或少会对肺功能造成伤害。


使用偏方可以治疗哮喘?


事实:这样的行为潜在危险很大,吸入性激素是目前公认最有效且安全的药物,支气管哮喘本身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盲目使用抗生素百害而无一利。


谈激素色变,拒绝激素治疗?


事实:现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好,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极少产生副作用。


没有气喘就不是哮喘?


事实: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支气管哮喘在临床的表现多种多样,部分患者以反复干咳,或是胸闷不适为主要表现。


没有遗传或过敏家族史,就不会患有该病?


事实:遗传固然是罹患哮喘的因素之一,但人体的机能由先天、后天共同决定,事实无绝对。



① 出处:《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