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轮盘

HituxSearch
梁溪青囊
梁溪青囊

今日冬至 | 冬至一阳生,进补正当时

来源: 2020-12-21 10:57:16      点击:

节气养生·要略

微信图片_20201222105804.jpg


本期

话题

冬至一阳生,进补正当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此时日照时间最短,天气也最冷,“数九寒天”正式开始,阴气强盛,但阳气已开始悄悄萌生。受自然界影响,人体处于阴气极盛、阳气最虚之时,气血、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相对较弱,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阳气易为寒邪损伤。“冬至一阳生”,此时阳气初生,需悉心呵护,使其逐渐壮大,无论从起居、饮食、运动各方面都应以“补”为主,应抓住这个进补的好时机,因此民间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326 朱云飞.JPG      主讲:朱云飞 中医师

跟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平教授,擅长神经、骨科疾病的中西医康复治疗。2016年幸运轮盘 先进职工。







一人一方,膏方针对调理

微信图片_20201222105834.jpg


冬季服用膏方是中医特色之一。膏方是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剂型,用于滋补养生与调治慢性疾病,一般从冬至节气开始吃,一副可以吃两至三个月。

三辨三调

膏方讲求辨证施方,量体裁衣,我们以“三辨三调”作为膏方的处方特色。“三辨”明虚实。主要是针对膏方需求人群的中医体质,就是亚健康的类型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的不同情况,采用中医的“辩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的方法来根据这个人的阴阳虚实特点来开具膏方。辨明虚实的基础上还有“三调”,即“调补、调理和调治”。调补,就是对亚健康,特别是一些体质虚弱的人群要以补为主;调理,适合亚健康人群中已有气血阴阳偏差者,比如说有肝气郁积又有脾虚,那么既要健脾,同时要疏肝理气;调治,就是病愈后要防变,除了增强体质外,还要对一些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能。总之,要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调补方案,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服用方法

一般来讲偏补的话是空腹服用。有的偏补心气的、安神的,睡前服用也可以。如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服用膏方。通常吃法为冲服,就是舀一汤勺以后冲开水,搅拌以后再服用。一般冬至开始,冬至开始就是“一九”了,数到“六九”结束,总共约50天左右,或者到立春前结束都是可以的服药的时间。

注意:膏方并不能替代原本的药物

膏方药力较缓和,药效持久,针对一些病症及病理产物的同时,更为注意调节肌体的气血阴阳,故膏方为冬季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的上上之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一些病症就不易发作,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是针对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膏方并不能替代原本的药物,不可贸然停药,开立膏方时也应对医师详细阐述病史及服用药物,以避免药性相互冲突。

经络养生,艾灸简便易行

微信图片_20201222105838.jpg

冬至后可选用艾灸“补阳”的方法养生。选取具有强身保健作用的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施行艾灸,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可起到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

针灸,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之效,尤其在冬季配合艾灸,加强其温通经络的作用,调理身体十分有效。例如,冬季艾灸常选神阙、关元。

关元穴

小肠募,同时与任脉足三阴经交汇,调补肝脾肾,灸法利用其温热效应行气活血,和畅营卫,并能激发人体正气。

位置: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穴。

神阙穴

又名气舍,命蒂,属任脉,可固本培元,又因其临近胃及大小肠,可健脾胃。

位置:仰卧,腹中部,于脐窝中点取穴。

两穴合用

温补下元,培肾固本,强壮全身。

不同于针法讲究辨证取穴,操作要求规范,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灸法因为操作简单,对于一些保健穴位在经过学习后即使在家也能自己动手,十分方便。

日常重点,温补肾阳、护肾固本

起居方面仍应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不能太过劳累,并做好防寒保暖。饮食应多选温性食物,但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过咸,也不可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均衡食用,羊肉、牛肉、花生、核桃、栗子、榛子、甘蔗、柚子、大枣、桂圆等均可选择。羊肉炖萝卜、赤豆糯米饭、黑豆粥等均可此时选用。

冬季进补的宗旨在《千金月令》曾有记载:“(十二月)是月可补药,不可饵大热之药,且早食,宜进宿熟之肉”。说明冬季是进补时令,但依然要避免进食大辛大热之品,以温补为佳,进食补品宜在一天中较早的时候完成以便消化吸收,且肉食要尽量烹制至熟烂,避免食用生冷干硬的食物。

注意保养肾精、肾气,减少房室次数以利藏精。养神“使志若伏若匿”为关键,主要在“藏”,达到神藏于内,保持安定、伏匿、少欲与满足的情绪。如出现心情低落或抑郁,应首先通行阳气,避开阴冷潮湿的地方,远寒就温,多晒太阳,使阳气通达,阴霾自消;其次调畅情志,可哭可诉,使气机通畅则郁闷自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