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 | 秋冬之交冷暖多变,调养血压“三勿三保”
节气养生·要略
本期
话题
秋冬之交冷暖多变
调养血压“三勿三保”
寒露时节冷暖多变,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寒凉,会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肾上腺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养”其实比“治”更为重要。许多临床经验证实,善“养”者,不但血压控制得好,而且中风、心肌梗死等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也会明显降低。
主讲:钱凤华 主治中医师
从事中西医内科方面诊疗工作10年余,熟练掌握心脑血管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规范,擅长中风病、眩晕病、头痛病、胸痹心痛病、心悸病等的中西医诊治。
春捂秋冻勿盲目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寒露过后,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高血压等患者受冷空气刺激易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适合秋冻。
夜晚寒凉勿憋尿
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人即便是夜里或者凌晨感觉到了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继续睡,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坏习惯。高血压患者憋尿后,可能会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紧张,使得交感神经变兴奋,从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引起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高血压患者如果在长时间憋尿后,也不宜突然用力排尿,这样会使迷走神经变得兴奋,诱发排尿性晕厥。
调畅情志勿躁怒
高血压的发病与性格和情绪关系密切。《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急躁、易怒等不良刺激,加上体内生理调节不平衡,大脑皮层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易发生高血压。应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
血压保健按摩三妙招
【按摩头部】
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新,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
【按捏腰脊】
请家属或助手从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用两手食指和拇指沿脊柱两旁,用捏法把皮肤捏起来,边捏边向前推进,由大椎起向腰部进行,重复3到5遍,可以疏通肾脉,降低血压。
【按揉肚腹】
取仰卧,用两手重叠加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钟。揉肚腹可以疏通腹气,健脾和胃,调节升降,有降压的作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梁溪青囊·立秋 | 守护金嗓,防燥指南请收好 → 2025/8/7
- 下一篇:今日白露 | 秋凉护鼻小妙招,分享一下! 20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