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轮盘

    指甲异常,肝在求救?中医教你这样自查→

    来源:      2025-2-25 14:36:35      点击:

    近两个月间

    李先生(化名)时常感到乏力明显

    且察觉到自己的指甲生长速度好像快了

    尤其在从事农活之后

    甲缝间常常会积聚起厚厚的泥土状甲垢

    尽管他并未感到手指有明显的不适

    但这般骇人的景象还是令他倍感困扰

    在亲友的再三劝说下

    李先生终于决定前往幸运轮盘 就诊

    微信图片_20250310143806.jpg

    ▶示意图 非本案例实际图片

    接诊李先生的是幸运轮盘娱乐中心 治未病中心陈帅垒主治中医师。初见时,李先生肢体瘦削,精神不振,伴有疲惫气短之感,食欲不振,双眼干涩易疲劳,口干舌燥,偏爱温水,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经过仔细的检查,陈医生敏锐地捕捉到李先生的两大主要症状:一是显著的乏力感,二是十指甲床均出现分离现象,尤以右手食指、中指甲床分离近半为甚。

    微信图片_20250310143810.jpg

    “虽然看起来是指甲的问题,但其实这背后掩藏的是身体的整体情况。”陈医生辨证施治,将李先生的病情诊断为虚劳、肝脾两虚,治疗策略聚焦于补气益血、滋养爪甲。他为李先生开具了针对性的中药汤剂,还细心叮嘱他要适当修剪指甲,清理甲床污垢,并每日定时涂抹碘伏,以防局部感染。七剂药下,李先生的双眼干涩与口干症状明显减轻,体力渐增,食欲稍有提升,双手甲床分离现象亦未见恶化。遵循原方,李先生继续服用一月有余,复诊时,其体力状况显著改善,精神焕发,食欲大增,体重更是增加了6斤。口渴与眼干涩症状已基本消失,双手指甲与甲床的结合程度已恢复至约八成,原本较为严重的右手食指及中指也恢复了约三分之二。李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陈医生遂对原方进行微调,继续指导其服用,并安排后续随访,以确保疗效巩固。

    指甲问题→脏腑问题

    专家解说 ▶ ▶ ▶

    陈帅垒医师介绍,中医理论认为“肝者,其华在爪”,即指甲与肝关系密切。很多中医典籍均有记载,如《素问·痿论》中说“肝主身之筋膜”,《类经·藏象类》认为“爪者筋之余”,《素问·五脏生成》提到“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通俗来说,肝主管全身筋膜,指甲为筋之延伸,其外在状况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的情况。

    肝血充足,指甲红润有光泽;肝血不足,指甲易出问题,如甲床分离。患者李先生即为典型。此外,肝也与眼相通,肝血不足则眼干涩疲劳,兼瘦削、气短、食欲不振等,可知患者主要问题在脾气虚、肝血亏。临床上,四肢抽筋、痉挛、震颤,或指甲不光滑、颜色异常,手指不灵活、柔韧性差,均可能是肝的问题,治疗时需考虑从肝入手。

    微信图片_20250310143817.jpg

    中医上,通过观察指甲的状态

    如颜色、形状、纹理等

    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气血、脏腑功能

    及整体健康状况

    低头自查

    指甲出现这些变化就要注意了↓↓↓


    指甲颜色 ▶苍白指甲:可能提示气血不足、贫血或脾虚。发黄指甲:可能与湿热、肝胆问题或真菌感染有关。发青或发紫:可能提示血液循环不良、气滞血瘀或心肺功能问题。发黑或发褐:可能与肝肾阴虚、血瘀或某些慢性疾病有关。

    指甲形状 ▶凹陷(匙状甲):可能与缺铁性贫血、气血虚弱或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凸起(杵状甲):可能与心肺功能问题、气滞血瘀或慢性缺氧有关。薄脆易裂:可能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或营养不良有关。

    指甲纹理 ▶竖纹:可能与肝血不足、肝肾阴虚或长期疲劳有关。横纹:可能与脾胃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有关。斑点或凹陷:可能与气血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或某些疾病有关。

    甲床状态 ▶甲床苍白:可能提示气血虚弱或贫血。甲床发红:可能与体内有热或血热有关。甲床发紫:可能与气滞血瘀或寒凝有关。

    月牙 ▶月牙过小或消失:可能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或肾气不足有关。月牙过大:可能与体内有热或阳气过盛有关。

    其他异常 ▶指甲增厚:可能与湿热、真菌感染或慢性疾病有关。指甲剥离:可能与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或某些皮肤病有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指甲的变化只是辅助诊断的参考不能完全依赖指甲来判断疾病如果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或指甲异常建议及时就医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指导专家 ▶

    微信图片_20250310143820.jpg

    陈帅垒 主治中医师

    师从导师王祖龙教授、赵建辉主任等中医名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具有较全面的中医内科临床经验。

    擅长 ▶ 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各系统肿瘤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类病症,以及男女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及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不寐病、虚劳病、肥胖病等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坐诊时间 ▶ 每周二、周四、周六

    坐诊地点 ▶ 治未病中心


    ✉ 通讯员  郎小燕(治未病中心)

    ✉ 编 发  宣传科

    ✉ 审 核  二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