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轮盘

    世界卒中日 | 关于脑卒中防治,这些你得知道!

    来源:      2019-10-29 13:09:57      点击:

          2019年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预防为主,远离卒中”,口号为“远离卒中,从健康生活开始”。2019年“世界卒中日”以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和早诊早治为重点,开展脑卒中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

    什么是脑卒中

    微信图片_20191029131054.jpg


      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的时候,脑卒中就发生了,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脑卒中)。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将会受损伤或者死亡。


    脑卒中防治科普时间


    【指导科室:脑病科】

    微信图片_20191029131143.jpg



    脑卒中是否可防可治?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要改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体内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要重视,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及早发现疾病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超过一定时间(一般为3小时)即发生坏死,通常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救治。研究显示,只有不到1%的患者(在中国可能不到万分之一)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所以,只要脑卒中发生后能够及时救治,有些患者的病情是完全可以恢复,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的。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预防脑卒中?

      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应重点注意人群:高血压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心房纤维性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疾病者,需听从医嘱,注重日常健康管理。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1)饮食要清淡;(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吸烟、喝酒、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5)老年人应防止体位改变、便秘;(6)注意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等时间不要太久;(9)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青年人是否不必担心得脑卒中?

      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 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乃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为什么秋冬季脑卒中容易发作?

      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在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生脑卒中。这是因为:

      (1)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2)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脑血管缺血。

      (3)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4)寒冷可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急性炎症过程会引起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